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與“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為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實踐,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律。
為了促進國内高校經濟學專業教師的交流與合作,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指導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于2023年7月20-23日在貴陽市舉辦了“2023年全國高校中國經濟學和數字經濟學教學研修班”。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陳奇、羅霞、周勝男三位教師參加了研修活動。
此次研修重點圍繞促進國内高校經濟學專業教師的交流與合作,為中國經濟學界總結中國經驗、講好中國故事、解決中國問題、建構自主的知識體系搭建平台,解答廣大教師在經濟學教材教學、課程設計與學科建設上的困惑。研修班安排了謝富勝、劉守英、藍慶新、徐高、李三希及洪俊傑等專家教授授課,研修安排緊湊、内容全面。
中國人民大學謝富勝教授進行了以《理解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學理化體系》為專題的報告,主要介紹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主要内容、構建學理化體系的一般方法、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學理化體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劉守英教授以《中國經濟學的體系與創新》為主題介紹了中國經濟學學科體系與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的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學理化體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徐高教授關于《宏觀經濟學的中國故事——如何講與如何教》的主題分為兩個部分:中國經濟的故事與現實、理解中國經濟的六層思維。徐高博士分享了作為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四重目标,包括介紹知識點、傳授由知識點組織起來可學以緻用的知識體系、展現知識體系的生命與熏陶和塑造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洪俊傑教授以《中國開放型經濟學:中國話語及其叙事體系的構建》為主題介紹了《中國開放型經濟學》這本教材的編寫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與邏輯框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藍慶新教授在《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中國話語和學科建設》專題中分享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趨勢、中國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優勢與制約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數字經濟相關重要論述、數字貿易發展、掌握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話語權、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學科建設等内容。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三希教授在《數字經濟:教材、課程設計與學科建設》專題中介紹了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學科體系的必要性及數字經濟學規劃方向,并且分享了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學學科建設經驗。
通過參加此次研修班,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三位教師受益匪淺,對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和現實邏輯及以問題為導向的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發展數字經濟和培養數字經濟人才的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研修班學習也為今後經濟學教學改革和研究提供了借鑒思路,在教學内容上,将融入習近平經濟思想,引導學生領悟新發展理念,激發學生數字經濟意識,培養數字經濟能力;在教學理念上,将知識點的學習、知識體系的構建、知識的活化運用和人格的熏陶貫穿起來,培養立足中國經濟發展的綜合應用型創新人才。
文:周勝男
圖:羅霞
審核:陳奇